青春调色盘:看常艺志愿者如何为三月“锋”景上色
日期:2025-03-06 文章来源:校团委 浏览次数: 作者:张秋水 字号:[ ]

“如果你是一滴水,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?”

这句写于雷锋日记中的自问,在1963年3月5日被赋予了历史的回响——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“向雷锋同志学习”。自此,3月5日成为亿万中国人唤醒善意的刻度。雷锋,22年生命中从未停止以“滴水”之姿奔涌,直至1962年8月因公殉职,这滴“水”已汇成江河。

如今,常艺学子的画笔与舞步,正以青春为调色盘,将雷锋的诘问染成三月最鲜亮的底色:每一代人的答案,都藏在时代的褶皱里。

国旗下动员:从“被看见”到“被传承”

3月4日早晨,国旗下的誓言掷地有声。艺术表演系团总支书记张鑫祥以“雷锋精神就是身边触手可温的感动”破题,宣布启动“一日雷锋”体验活动,并进行学雷锋系列活动动员。当潘欣怡、赵紫晗等7名累计服务超100小时的志愿者被授予“一星级志愿者”称号时,掌声如潮——这不仅是对个体的褒奖,更是对“奉献不必无声”理念的具象化宣言。

专业赋能:艺术与公益的“双向奔赴”

当课堂里的“色彩构成”课遇上医院的白墙石墩,艺术生的画笔便有了更暖的使命。校党总支、校团委与常州市妇幼保健医院结对,艺术设计系团总支师生用画笔,把妇幼保健院的井盖、石墩当成“露天画布”,用表情包、花朵、绿叶和蝴蝶等元素等设计,将就医动线变成童趣长廊。从课堂技法到社会服务,常艺学子让专业走出画室,把治愈力画进了生活的缝隙里。

一日雷锋:从“任务”到“习惯”

在校团委统筹下,3月5日雷锋纪念日当天,全校师生以“专业包干制”开启“青艺焕新·匠心传承”专项实践。专业教研室教师带领学生团队,将实训室、琴房、舞房等教学空间的深度清洁,转化为一场专业精神与劳动教育的双向奔赴:当表演系学生跪地擦拭把杆底座,念叨着“细节是舞台的呼吸”;当设计系学生给画板清灰时嘀咕“除尘堪比建模渲染”,两系学子用截然不同的专业语言,诠释着同一份匠心——把实训空间当成作品打磨,让劳动教育沉淀为职业素养。

结语:把“锋”景写进365天的刻度里

雷锋精神从不是“三月限定”。后期,我们也将继续开展歌舞传情·睦邻同行——艺术表演系师生赴社区基层惠民文艺演出活动,邀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、全国最美志愿者、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王德林开展“奉献微光,点亮星河”主题讲座。

在此,我们也倡议全体师生:

以专业践行担当:用歌声抚慰心灵,用画笔美化环境;以微光点亮生活:主动整理琴房指纹、拾起教室地面垃圾;以恒心传承精神:将志愿服务融入日常,让奉献与友爱成为习惯……

正如雷锋所说:“真正的青春,只属于那些力争上游的人。”在常艺,这“上游”是专业精进的执着,更是心系家国的担当。愿每一双手都能托举善意,愿每一份专业皆成照亮生活的光!

(校团委 文/张秋水 图/张鑫祥、蒋凌俊、张秋水 审核/杨姮钰)